养儿真的能够防老吗?

副标题#e#2005年4月,法院乐天溪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高某与其五个子女的赡养纠纷一案,由于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只好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判决:原告高某随其次子生活,其余四个子女每人每年给付原告150元生活费。这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赡养案件,但听听五个被告在庭审中的说辞,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问——养儿真的能够防老吗?原告含辛茹苦养大的五个子女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但面对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原告,五个子女却相互推诿、斤斤计较:有的抱怨分家不公,称自己生活困难;有的不愿给赡养费只愿给粮食;有的要求先协商原告的安葬费问题,然后再协商赡养问题;还有的甚至要求先继承原告的财产,否则不同意每年给赡养费。种种说辞真让人觉得心寒,他(她)们也不想想,当年原告抚养他(她)们的时候难道计较过自己的得失吗?

  近几年,因不赡养老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在夷陵区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2年夷陵区法院受理赡养纠纷案件17件,2003年为23件,2004年则上升至30件。虽然其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此类纠纷却反映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综合分析赡养纠纷案件,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多个子女推诿型。有多个子女的老人不被赡养,反而被推来推去的案子是常见的。曾经有一个老人把八个子女都告上法庭,原因是每个子女都害怕自己吃亏,将年过半百的老人你推给我、我推给你,结果使老人无处容身、晚景悲凉。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农村有部分子女认为只有儿子应该承担老人的赡养义务,女儿作为“泼出去的水”则不应该赡养老人,这样就导致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二是分家析产不公型。有的子女抱怨分家不公平,因此产生了纠纷而不赡养老人,认为谁多得了财产,谁就应该多赡养老人,有的甚至认为没有分得财产就不应该赡养老人。

  三是老人再婚纠纷型。老人再婚后,继子女和继父(母)之间的不合,导致亲生子女与生母(父)间的家庭矛盾,子女往往以此为由不尽赡养的义务。

  四是子女贪图享受型。这类纠纷案通常因为子女与老人感情长期不合,子女虽然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但是只顾自己享受,吝于履行赡养义务。 五是精神赡养纠纷型。这类案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类型,夷陵区目前还无一例,但在经济发达的沿却时有发生。子女通常认为只要通过金钱或财物履行赡养义务、使老人生活有保证就可以了,却忽视了老人的情感需求,存在所谓的“精神虐待”现象,从而引发老人提起诉讼,要求子女在保证其物质生活的情况下进行定期探视。

  夷陵区法院今年受理的赡养纠纷案件,大部分发生在农村,这也是一个要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这与区委区政府提出“构建和谐夷陵”的号召是相悖的,这也是不和谐的一种体现。深究此类纠纷在农村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 赡养案件大多发生在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部分农村,由于赡养人自身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也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赡养老人上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引发赡养纠纷。

  二、农村中部分赡养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较差 农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往往容易把市场经济中一些商品交换的概念带入家庭生活的范畴。由于农村老人大多无固定收入,因此有些人认为老人吃穿用住、疾病治疗都需要经济上的花费,因而把老人当做家庭负担,漠视对老人法律上的赡养义务。

  三、分家析产引起的矛盾带来赡养纠纷 农村习惯在子女成家后分家,一些老人不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将家产全部分割给子女,自己今后的生活则完全依靠子女供养。在分家过程中,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及老人主观因素等影响,在财产分割上存在的一些争议产生日后赡养问题上的矛盾。

  四、农村的多子女现象引发赡养纠纷 经统计,夷陵区法院受理的赡养纠纷基本上发生在多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或子女较少的家庭,则较少出现赡养纠纷。其原因在于多子女家庭中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易出现儿女之间、妯娌之间互相攀比、推诿,导致老人无人赡养的状况。

  五、农村子女长年外出务工,造成老年人生活无着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较以往增多,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如不对家人妥善安置,失去生活来源的老人只有依靠诉讼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六、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相对于城市老年人大多有退休工资或社会保障,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农村中老年人无生活来源保障,经济上完全依赖于子女,导致赡养案件多发。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正以年均3.2%的较高速度增长。

  所以,养老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子女不愿尽经济上的赡养义务,其实并不太难解决。老人们大可不必忍气吞声,大可不怕“家丑外扬”,只需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但对于近几年出现的精神赡养问题则在实际中难以操作,成为赡养问题的新热点。

  据报道,在广州曾发生了一起老人辞世四五天后才被儿子发现的惨剧。在广州市一栋两层小楼中,一位70多岁的钟姓婆婆被前来探望的儿子发现时已辞世四五天,老人尸身已经开始腐烂。警方接到钟婆婆儿子的报警电话后,对现场进行了勘察。据推断,钟婆婆是背部朝上蜷缩着倒在地上的,地上有暗红色的血水痕迹,她身边有一张木凳子。可能是老人在睡觉前把门锁上,接着在上楼时不小心失足摔倒,头磕到凳子角上致死。无独有偶,此前不久,市55岁的独居老人卢某被发现在家中死亡,经鉴定竟然已离世半年之久。悲剧的发生,留给我们以沉重的思考。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至今人们仍对这首四年前就传唱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记忆犹新,然而近年能够“常回家看看”的子女还是越来越少了。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许多青年人的养老观念还是传统的,认为父母不愁吃、不愁穿就没事了,普遍忽视了与父母的精神交流和心理慰藉。 #p#副标题#e#2005年4月,法院乐天溪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高某与其五个子女的赡养纠纷一案,由于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只好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判决:原告高某随其次子生活,其余四个子女每人每年给付原告150元生活费。这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赡养案件,但听听五个被告在庭审中的说辞,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问——养儿真的能够防老吗?原告含辛茹苦养大的五个子女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但面对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原告,五个子女却相互推诿、斤斤计较:有的抱怨分家不公,称自己生活困难;有的不愿给赡养费只愿给粮食;有的要求先协商原告的安葬费问题,然后再协商赡养问题;还有的甚至要求先继承原告的财产,否则不同意每年给赡养费。种种说辞真让人觉得心寒,他(她)们也不想想,当年原告抚养他(她)们的时候难道计较过自己的得失吗?

  近几年,因不赡养老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在夷陵区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2年夷陵区法院受理赡养纠纷案件17件,2003年为23件,2004年则上升至30件。虽然其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此类纠纷却反映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综合分析赡养纠纷案件,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多个子女推诿型。有多个子女的老人不被赡养,反而被推来推去的案子是常见的。曾经有一个老人把八个子女都告上法庭,原因是每个子女都害怕自己吃亏,将年过半百的老人你推给我、我推给你,结果使老人无处容身、晚景悲凉。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农村有部分子女认为只有儿子应该承担老人的赡养义务,女儿作为“泼出去的水”则不应该赡养老人,这样就导致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二是分家析产不公型。有的子女抱怨分家不公平,因此产生了纠纷而不赡养老人,认为谁多得了财产,谁就应该多赡养老人,有的甚至认为没有分得财产就不应该赡养老人。

  三是老人再婚纠纷型。老人再婚后,继子女和继父(母)之间的不合,导致亲生子女与生母(父)间的家庭矛盾,子女往往以此为由不尽赡养的义务。

  四是子女贪图享受型。这类纠纷案通常因为子女与老人感情长期不合,子女虽然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但是只顾自己享受,吝于履行赡养义务。 五是精神赡养纠纷型。这类案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类型,夷陵区目前还无一例,但在经济发达的沿却时有发生。子女通常认为只要通过金钱或财物履行赡养义务、使老人生活有保证就可以了,却忽视了老人的情感需求,存在所谓的“精神虐待”现象,从而引发老人提起诉讼,要求子女在保证其物质生活的情况下进行定期探视。

  夷陵区法院今年受理的赡养纠纷案件,大部分发生在农村,这也是一个要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这与区委区政府提出“构建和谐夷陵”的号召是相悖的,这也是不和谐的一种体现。深究此类纠纷在农村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 赡养案件大多发生在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部分农村,由于赡养人自身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也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赡养老人上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引发赡养纠纷。

  二、农村中部分赡养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较差 农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往往容易把市场经济中一些商品交换的概念带入家庭生活的范畴。由于农村老人大多无固定收入,因此有些人认为老人吃穿用住、疾病治疗都需要经济上的花费,因而把老人当做家庭负担,漠视对老人法律上的赡养义务。

  三、分家析产引起的矛盾带来赡养纠纷 农村习惯在子女成家后分家,一些老人不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将家产全部分割给子女,自己今后的生活则完全依靠子女供养。在分家过程中,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及老人主观因素等影响,在财产分割上存在的一些争议产生日后赡养问题上的矛盾。

  四、农村的多子女现象引发赡养纠纷 经统计,夷陵区法院受理的赡养纠纷基本上发生在多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或子女较少的家庭,则较少出现赡养纠纷。其原因在于多子女家庭中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易出现儿女之间、妯娌之间互相攀比、推诿,导致老人无人赡养的状况。

  五、农村子女长年外出务工,造成老年人生活无着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较以往增多,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如不对家人妥善安置,失去生活来源的老人只有依靠诉讼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六、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相对于城市老年人大多有退休工资或社会保障,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农村中老年人无生活来源保障,经济上完全依赖于子女,导致赡养案件多发。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正以年均3.2%的较高速度增长。

  所以,养老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子女不愿尽经济上的赡养义务,其实并不太难解决。老人们大可不必忍气吞声,大可不怕“家丑外扬”,只需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但对于近几年出现的精神赡养问题则在实际中难以操作,成为赡养问题的新热点。

  据报道,在广州曾发生了一起老人辞世四五天后才被儿子发现的惨剧。在广州市一栋两层小楼中,一位70多岁的钟姓婆婆被前来探望的儿子发现时已辞世四五天,老人尸身已经开始腐烂。警方接到钟婆婆儿子的报警电话后,对现场进行了勘察。据推断,钟婆婆是背部朝上蜷缩着倒在地上的,地上有暗红色的血水痕迹,她身边有一张木凳子。可能是老人在睡觉前把门锁上,接着在上楼时不小心失足摔倒,头磕到凳子角上致死。无独有偶,此前不久,市55岁的独居老人卢某被发现在家中死亡,经鉴定竟然已离世半年之久。悲剧的发生,留给我们以沉重的思考。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至今人们仍对这首四年前就传唱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记忆犹新,然而近年能够“常回家看看”的子女还是越来越少了。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许多青年人的养老观念还是传统的,认为父母不愁吃、不愁穿就没事了,普遍忽视了与父母的精神交流和心理慰藉。

联系人

吴永红律师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