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今天是重阳节,记者采访到了岳阳的4对金婚老人,听他们讲述了漫漫人生路上,携手同行,不离不弃,相伴到老的婚姻故事。
刘修文周丽辉夫妇 结婚56年
今年80岁的刘修文老人和今年76岁的周丽辉老人于1962年结婚,风风雨雨走过了56个年头,两人的感情越老越和谐。
“1960年,18岁的我从学校毕业后,成为岳阳县大明公社的一名话务员。有一天,岳阳县公安局的一位领导到我们那去视察,看到我忙上忙下,很年轻活泼,就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76岁的周丽辉老人还记得当初的场景,“当时介绍人说,这个名叫刘修文的小伙在岳阳县公安局当消防兵,人很忠诚老实,个头很高,身体素质不错。”见面后,周丽辉对刘修文印象不错,“当时没考虑太多,看他样子壮实,人也老实,那个时候农村里要挑水喝,我当时就想着他个头高可以帮我娘家挑水。”周丽辉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们兄弟姐妹三个艰难生活。而刘修文1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全靠周围邻居拉扯养大。两人一见,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婚前我们只见了两次面,1962年正月里介绍认识,5月份结婚。”周丽辉老人笑着告诉记者,当时她和老伴连手都没牵过,看电影也只看了一次,而且是两人各自带着各自的朋友,分别坐在电影院的前后排看完的。
1963年年底,周丽辉调入原岳阳县(现岳阳市)工作,两人结束两地分居,开始共同生活。除了工作,周丽辉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家庭经营和子女的教育上。“我没有上过大学,我想让我的子女完成我没有完成的理想。”在周丽辉的精心培养下,她的三个子女全部考入大学,并都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
“作为夫妻,肯定会有争吵,但是,争吵过后,不要冷战,不要赌气,要该干嘛干嘛。”周丽辉老人笑着说,年轻的时候,刘修文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早午晚就餐的时候在单位忙,而这时家里人多事多,老刘没在旁边帮忙,这让她很气恼。吵过几次架,但每次吵完架,一会儿就好了,“我们从来没有隔夜仇,也从来没有为经济和培养子女方面,有过分歧和争吵。”
“子女都非常孝顺,每个周末都会回来陪伴我们两个老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聊聊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特别好,我对媳妇像亲生女儿一样,媳妇对我比亲生女儿还仔细。衣服、袜子、零食等等,她都帮我考虑到了。”周丽辉老人感叹,这一辈子,她觉得自己的婚姻美满,家庭和睦,很幸福也很快乐。退休后,两位老人一起去老年大学上了几年学,一起学书画,学唱歌。此外,周丽辉老人每天早上还去南湖广场打太极拳,晚上出门散步。刘修文老人则每天到自己的小菜园种种菜、钓钓鱼、唱唱歌,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两位老人还特别爱旅游,北京、云南、香港、澳门等地都留下他们的身影。
“我妈为人非常热心,在她的撮合介绍下,好多对新人都走进了婚姻殿堂。”在岳阳楼区法院担任法官的小女儿周玲告诉记者,尽管母亲76岁了,但依旧爱学习,每天在家看书,写日记,一直在不断充电,学会了拍照、玩微信,努力跟上时代步伐。而父亲勤劳节俭,为家庭默默付出,这么多年,家里一日三餐的饭菜都是他在做,直到现在。
“每年清明节,爸爸都会带我们全家回老家,去祭祖,请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吃饭,给他们送去礼包 ,感恩当年他们在我爸爸孤苦伶仃一个人的时候养育了他。”周玲告诉记者,父母以身作则,感染和熏陶着子女和孙辈,教会他们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如何感恩和热爱生活。在父母的身上,他们兄妹三人学会了爱和付出。2015年,他们家被评为岳阳市“五好家庭”,2016年,被评为岳阳市“最美家风”家庭,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书香之家”。#p#分页标题#e#
如今,刘修文老人和周丽辉老人虽已风华淡去,但56年的相爱相守、扶持关爱,早已水乳交融成为一体。这世间,没有什么能比一起慢慢变老,成为对方手心里的宝更浪漫的事了。
隔山隔水不隔心
曹新钧梁淑贤夫妇 结婚56年
1935年出生的梁淑贤老人,今年已经83岁。她的老伴曹新钧1937年出生,今年81岁。今年是他们结婚的56周年。说到56岁的婚姻家庭生活,梁淑贤老人感慨,一路走来,平凡中有过喜悲,回忆过往,同艰共苦,还是幸福最难忘,夫妻恩爱苦也甜。
“我出生于湘潭市渌口镇,2岁多的时候,父亲病逝,毌亲改嫁,由祖父抚养长大。17岁时,学校因特殊情况停止办学,我转学到别的学校读书,接着回城参加统考,被取录到明宪女中上学。”梁淑贤老人回忆,当时和她一起来城里参加统考的,还有曹新钧同学。“当时他是学生会主席,我是文娱部部长,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雅礼中学录取。”梁淑贤老人说,那时曹新钧祖父的工作地点离她家很近,读中学期间,她和曹新钧一起玩耍,一起学习。
高考后,曹新钧考入武汉体育学院就读,而梁淑贤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两人一个在湖北,一个在湖南,却没有断开联系,经常有书信往来。“我们由相知、相识到相恋经历了十年。”梁淑贤老人回忆,1962年7月24日,两人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当时的系主任担任主持人,班长担任证婚人,全班同学参加。
“虽然沒有婚纱,沒有鲜花,但气氛很热烈。在物资极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凭结婚证买了15元的糖果,办完了我人生的一件大亊。”梁淑贤老人回忆,因两人都在等待毕业分配,结婚15天后,老伴曹新钧就回武汉了,她在原地待命。后来曹新钧被分配在武汉工作,梁淑贤被分配在平江工作,都从事教育行业。
“在沒有电灯、沒有自来水、沒有通车的公路、沒有文娱活动的平江山区里工作,生活艰难到极点,我还带着两个孩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盼望着远方丈夫的来信,或者等待着寒暑假到来,去武汉和他相聚。”8年两地分居的日子,梁淑贤老人刻骨铭心,她说,那个时候,尽管隔山隔水,但两人心不隔,彼此信任,彼此安慰,彼此牵挂。八年之后,两人终于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一家人团圆在一起。
“一起走过半个多世纪,我和老伴从来没有闹过家庭纠纷,不忘初衷,什么坎都过去了。”梁淑贤老人说,激情岁月己过,但和老伴在一起,每一天都是充满阳光的日子。
1995年,梁淑贤老人从湖南理工学院退休。在她看来,退休是工作时间的终点,但不是学习的终点。抱着从零开始的决心,她报名老年大学学习画画,经过几年的努力,掌握了不少绘画技能,有了一定的绘画功底,在多次全国书画大赛中,都获得了奖项。而老伴曹新钧退休后,开始练习毛笔字,他的字屡次在全国老年书画大赛中获奖。此外,曹新钧老人还爱打太极拳、练太极剑,他编写的太极拳和太极剑教材,在全国公开发行。
在湖南理工学院的湖边,学生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清晨的阳光下,春风吹拂杨柳摆,梁淑贤和老伴曹新钧在草坪上,一个舞剑,一个练太极拳,画面隽永而美好。
不离不弃 坚定陪伴在彼此身边
刘冠群谢毓华夫妇 结婚51年
10月15日,在市委家属楼,记者见到今年80岁的刘冠群和76岁的谢毓华老人,已过古稀之年的两位老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今年已经是他们结婚的51个年头了。
1960年,刘冠群和谢毓华双双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为同班同学。在湖南师范大学,刘冠群是系里的学生会主席和班上的支部书记,谢毓华是系里的宣传部干事和班上的宣传委员,两人在学习和社团工作中,接触颇多。
“当时她长得很漂亮,成绩特别拔尖,还会打篮球、乒乓球等,写得一手好字,全方面发展,很优秀。当时系里很多男孩子追求她。”刘冠群回忆起当年的往事,他笑着说,当时老伴就是现在年轻人所说的“女神”。“我也对她有好感,但我并没有表露出来,因为当时学校规定在校大学生不能谈恋爱。”刘冠群告诉记者,那时他只是一个来自湘潭贫寒农村家庭的孩子,父母双亡,靠哥哥的供养才能上大学,而谢毓华出生在四川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条件比他家里好很多。在大学里,他把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最深处,认真念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全方位锻炼自己。#p#分页标题#e#
1964年,两人大学毕业,刘冠群被分配到省教育厅旗下的原省教育干部学校工作,而谢毓华则被分配到岳阳地区工作。“虽然毕业了,但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在书信里,我们聊工作、聊生活,也聊烦恼和忧愁。”刘冠群告诉记者,在书信来往中,两人的心慢慢靠近,他主动向谢毓华表白了。
“他当年一直是学生干部,组织和领导能力很强,成绩也好,积极上进。”谢毓华告诉记者,大学四年里,她对刘冠群的印象一直很不错,毕业后的书信来往,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1967年,两人走入婚姻殿堂,婚后,两人生育了一子一女两个孩子。
1969年,刘冠群主动要求调入平江县一中,和身在平江县二中教学的妻子谢毓华团聚。1971年,刘冠群调到岳阳地区教育局工作,后相继担任岳阳地区教学辅导站站长和岳阳地区教育局副局长,而谢毓华调入岳阳市四中任教,两人定居岳阳。随后,刘冠群还担任过原岳阳师范党委书记,原岳阳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巴陵石化宣传部长,直至担任巴陵石化机关党委书记退休。而谢毓华老人则担任过岳阳市四中校长,直至原岳阳大学副教授、基础课部支部书记退休。
“风风雨雨几十年走过来,矛盾和争吵肯定有,但我们一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遇到人生的风浪和挫折时,坚定地陪伴在彼此的身边,不离不弃。”刘冠群老人告诉记者,在婚姻生活中,要学会沟通交流,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不要隐瞒,还要学会忍让,不要争输赢和对错,“争赢了,争对了,又如何?那样只会输了感情。”
退休后的刘冠群和谢毓华老人,开始了丰富的退休生活。“我在老年大学学了几年画画,经常去各地参加时装模特表演,参加唱歌、健美操比赛,还和以前的同事一起打门球、乒乓球,下象棋等等。”谢毓华老人告诉记者,她还时常组织湖南理工学院退休的同事一起唱歌跳舞、排练节目,时常打打麻将,日子过得特别充实和快乐。而刘冠群老人的朋友很多,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锻炼身体。两位老人还喜欢到全国各地旅游,北京、上海、杭州、洛阳等地都留下他们的足迹。
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幸福
罗永守何宝珠夫妇 结婚57年
家住华容县的罗永守老人和何宝珠老人今年分别81岁和77岁,在漫长的岁月里,两位老人已经相互扶持和陪伴了整整57个年头。
“1955年9月,18岁的我到原岳阳师专上大学,读书期间,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都全免,那个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我读书非常刻苦,成绩不错。”罗永守老人回忆,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华容县当老师。工作期间,他认真努力,积极上进,并没有谈恋爱,24岁被评为了华容县特等模范教师。
1960年,24岁的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凤山完小当代课老师的何宝珠,并和她成为朋友。“我记得当时第一次见面,我给了一张我被评为特等模范教师的照片给她,她给了一张她18岁的照片给我。”罗永守老人回忆,年轻的时候,自己高大帅气,身高有1.78m,妻子也长得很可爱美丽,在经过几次接触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同年,罗永守被调入南山公社罗家咀学校任校长,随后又经过了几次工作变动。但这并没有冲淡他和何宝珠的感情。在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后,1961年5月1日,罗永守和何宝珠步入婚姻殿堂。结婚后,两人都以工作为重,在各自的教师岗位上尽职尽责,用心工作,分别被评为优秀教师和红旗校长。
“结婚后,我们生育了7个子女,我在外面当校长,管理的事情多,家庭的重担大部分落在我老伴身上,她每天除了备课教书外,将全部时间花在孩子的教育上。”罗永守老人说,妻子为了把7个子女拉扯成人,培养他们上大学,吃尽了苦头,为这个家付出颇多。
“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我们七姐弟要上学,父亲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四十多块钱,母亲代课老师的工资更低,一个月只有十多块钱,日子过得很苦。”现在在岳阳市一医院儿科担任副主任的大儿子罗绍兴告诉记者,当时母亲为了供养子女读书,主动要求下放,去农村种田,养鸡养猪养鸭,补贴家里。在罗永生和何宝珠的辛苦付出下,七个子女均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农村,或成为公职人员,或成为医务人员,或成为个体商人,各自拥有精彩的人生。#p#分页标题#e#
“父亲一直是我的人生榜样,我们七姐弟都在他当校长的终南中学读过书,我亲眼目睹别人给他送了一条烟求他办事,被他拒绝,但事也没耽搁的场景。”罗绍兴说,这个场景一直感动着他,也影响着他,成为他行走在职场中的一盏明灯。
“相互扶持,彼此尊重。”说到父母的感情,今年52岁的罗绍兴说,到目前为止,他没有看到过父母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我妈是个性情中人,我爸则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有大爱,很包容我妈。每次在吃饭、睡觉的事情上,我妈骂我老爸的时候,我老爸都会一脸笑着,开玩笑过了,他从来不会和我妈计较和争吵。”罗绍兴感慨,在他人的眼中,父亲是个“怕老婆”的人,而正因为“怕老婆”,两人幸福生活了一辈子。
家和万事兴。从小受父母爱的熏陶,罗绍兴七姐弟都很孝顺,逢年过节,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每年还自导自演家庭春节联欢晚会,特别欢乐。
“生活幸福源于儿女幸福,他们都好好的,我们也就安心了。”何宝珠老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足,她说,平平淡淡地生活,不求大富大贵,也没有什么特别浪漫的事情,简简单单就很好。
何宝珠老人说,她和老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在家种种菜、喂喂鸡,也是一种乐趣。没事和老伴一起翻翻老照片,感慨曾经生活的艰辛,庆幸现在生活的富足。一路风风雨雨57年,她和老伴还要一直幸福地走下去。